人物專訪

No Pain, No Gain 人生實境,苦樂相存

電梯門才打開,廖婉池爽朗的笑聲及與同行夥伴開懷互動的感染力,瞬間點亮了原本寂靜的辦公空間,「公司的人多數去吃春酒,所以辦公室人比較少,比較安靜。」體恤員工的她,今年轉換了年終慰勞員工的規則,將俗定僅獎落數戶的尾牙大紅包做為人人有獎的員工旅遊基金,結合今年的春酒安排了一趟員工韓國旅行,藉此感謝每一個員工的付出及努力,「每次尾牙都只有少數人能獲得大獎,那多沒意思,所以今年讓大家一起開開心心地到國外放個假,平日辛苦工作,就是為了善待自己呀!」除了國外春酒,更推出週三下午五點準時下班的德政;環球七福廣告公司不僅是台灣第一廣播廣告代理品牌,他們以創新思維結合Live直播技術打造的「實境廣播」,在滿足聽眾對廣播現場好奇心的同時,形塑了高黏著度的新時代廣播生態。

苦得夠味的眷村時光

因父親服役於空軍,廖婉池自小便在眷村長大,是一個地道的眷村人,當時清苦的家庭環境,父親為掙得每個禮拜13元的值星津貼,持續擔任部隊值星官無法回家,成為人們口中的空軍鐵人;獨自在家的母親,每天除了張羅一家子的大小事外,也幫別人做手工、洗衣服賺錢,這樣辛苦的原因,為的就是維持基本家計;個性早熟的廖婉池每天看著父母忙進忙出,為了能解決家務之急,自小便期許自己能夠盡早長大、分擔父母肩上的重擔,不僅將每一次歲末年終的親友紅包作為當年學費的來源,懂事以來更皆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,「不是某次的單一事件促使我快速成熟,而是在那樣的環境之下,我只想著趕快長大賺錢,不要再讓爸媽這麼辛苦⋯⋯」很難想像廖婉池自在開朗的談吐背後,是一段難過的童年生涯,但她積極正面的價值觀與負責任的態度,使這些經歷化作養分,成為她往後人生衝刺的最大動力。

除了艱辛的童年記憶,她也還記得小時候的廣播印象「那時候聽廣播,都是隨大人選聽的廣播劇,那種節目對還是小孩子的我來說,幾乎沒有共鳴。」即便覺得廣播索然無味,就讀空軍子弟學校小學三年級時,因口齒清晰及軍人子女身分,入選至空軍廣播電台朗誦的經驗,使十歲的她就算不明白廣播內容及生態,就有了成為廣播主持人的夢;長大後,兄長帶回來的黑膠唱盤及流行音樂廣播節目始祖〈美的世界〉開播,更令她廢寢忘食,看見流行音樂動人的驚人魅力。

耐得住久蹲的酸楚,才撐得起整片蔚藍天空

「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也沒有掉下來的禮物這回事。」這是廖婉池持續奮鬥的人生價值觀,除了經歷豐富的打工生涯,自世新專科學校肄業,脫離學生身分的她更是動力全開追逐自己的美好人生,第一份的全職工作是嬰兒用品總經理的特助,除了一般助理業務以外,她同時也需要定期追蹤業務部門的出進貨狀況,完成這個階段性任務之後,廖婉池轉換跑道成為售屋人員,這一段時間的收入頗豐,不過當時男尊女卑的傳統價值觀,使職場女性常受騷擾及不合理的對待,面對這樣的大困境她選擇自行創業,與家人在眷村的家裡經營一間結合時裝服飾的複合性早餐店,每天皆是清晨備餐料、傍晚批衣服的高壓工作,絡繹不絕的客人成為她持續經營的動力;某日凌晨四點,她聽見樓下父親的自責聲音:「糟糕了!糟糕了!」當日待售的豆漿自一根未接準的導管灑了一地,因人手不足得一人包辦豆漿製程的父親對此無比自責,早已起身聽見父親低語的廖婉池,面對這一幕、想見這一陣子雙親的辛勞,不禁淚水盈眶決定再轉換跑道,也因此離廣播更近了一步,她成為廣播廣告代理的業務。

這一段廣告業務的路途不算順遂,她曾經被濺了一身泥水頂著狼狽的妝髮拜訪客戶、曾經自己揹負客戶無預警的倒帳,甚至撐起整間倒閉的公司,幾波足以沖倒信心的巨浪卻沒有澆熄她的鬥志,數經波折之後,憑藉著強烈的意志力與執行力,七福傳播逐漸成為台灣廣播廣告代理的第一品牌,2002年更擴大企業版圖跨足中國廣播,成為兩岸廣播的要角,「這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,不成功代表的是你還沒有準備好,不代表失敗,當你一切都準備好之後,自然就會成功、水到渠成。這是支持她持續挺立於考驗之中的精神觀。

新媒體、新環境、新思維、新生命

對廣播瘋狂熱愛、人文氣息濃厚的廖婉池,自小隨著母親打理家事,從採買、節量使用、資源分配及為一家九口生計精打細算的過程中,逐漸構立出一套清楚的理性思維,這套結合堅強人生哲理、精準成本效益的潛移默化教育,使她不因顛簸的經驗受傷,反而睜大雙眼仔細審視問題進而思考解決之道,在人生逆境中快速復原的同時習得許多刻骨銘心的人生哲理,例如嬰兒用品總經理特助的經驗,她明白了數字會說話的邏輯價值,「如果只有會說話的數字,是沒有用的,還要有一個看得懂的人,你如果看不懂財務報表,那它也只是一串亂碼數字,沒有意義。」為了將財務報表發揮最大的功效,他更將既定艱澀難懂的語彙,撰擬成所有股東都能一目了然的報告,除了確實呈現數字資訊,也搭配完整的說明傳達對應的營運資訊,「所以我的股東們都很輕鬆!」廖婉池笑著說!

網路的發展及隨身裝置科技的進步,人手一機的新社會型態成為網路新媒體順勢成長的重要關鍵,更衝擊了娛樂媒體生態,曾是台灣民眾生活要角的廣播,隨後續電視的普及、第四台的開通影響力漸式微,但面對網路媒體這一波衝擊,反而逆勢轉升、成長,「廣播不是消失,而是轉進!網路的普及,打破了廣播既有的限制,使它不再只是依靠收音機的傳播型態,任何人的手機都能直接聽到廣播,除此之外網路收聽這件事情更突破頻道門檻,現在你也能輕鬆聽見國外的廣播節目。」廖婉池除了乘著網路新媒體順勢飛揚,更結合Live轉播元素,將過往最具神秘感的錄音現場呈現在每一位聽眾的眼前,打造「看得見的廣播」,因其隨訪隨說的即時性與高度的粉絲參與,這一個新形態的廣播節目策略打造了台北之音Hit Fm每周破百萬人次的線上收聽流量,進而成為台灣廣播之冠。

積極的企圖心,單純的心生活

從特助、房屋銷售人員、早餐店老闆娘及事業版圖橫跨兩岸的超級董事長,廖婉池不僅是個稱職的成功女士,面對網路新媒體的異軍崛起,也同樣展現逆轉困境的高執行力及積極的企圖心;但褪下工作的壓力後,身在五光十色媒體廣告業的她生活其實很慢、很簡單,平日除了熱愛收聽廣播,在停不了的音樂以及關不掉的收音機以外,她喜歡旅行與閱讀,尤其喜歡傳統紙本書「電子書的確方便,不過每當翻頁的時候,就是想回到傳統紙本的觸感及溫度。」,面對高科技及新傳媒的轟炸,廖婉池仍舊堅持保有最樸實的心靈感動,包括溫潤的紙本體悟,以及伴隨她挺過人生每個考驗、旅行各大城市的廣播饗宴。

撰文:林冠宏

攝影:張嘉興

本文轉自東西名人雜誌2015年6月號

 

看更多人物專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