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业趋势

面对广播新媒体 AC Nielsen你准备好了吗?

长期以来,台湾在媒体阅听调查高度依赖AC Nielsen,但近年越来越多的媒体方和广告主对其调查报告产生质疑!在广播产业,对AC Nielsen公正性的质疑更是严重。根据笔者的长期观察并深入探究,发现AC Nielsen在广播收听率调查的严重盲点如下:

  1. 样本数不足,以偏概全
  2. 调查方式传统,不合时宜
  3. 取样窄化、欠周严度
  4. 调查方式不透明、分析严重失真

有关样本数不足,这部分,多数业者皆已阐述详尽,不多做补述,笔者特针对「调查方式不合时宜」、「取样窄化」两部分提出质疑。

【调查方式传统,不合时宜】

一、

AC Nielsen不论采用电访或面访,广播大调查一份问券有61题,在无强制性及互信基础上,如何完成如此冗长的Q&A?!而现今在都会区的年轻上班族或外宿族,皆重度依赖更便利的移动电话(注:根据中华电信99年相关文件表示,目前移动电话之用户数、话务量及营收皆已超越市话,为市话之2倍之多,显示移动电话掌握电信市场的主导地位。而市话受移动电话的取代,市话用户数及营收已逐年下降)因此调查时,这一族群自然已被排除在电访范围之外,如何真实呈现?

二、

就南北人口样貌来分析:

北部人防卫心较强,忙碌且耐性不足的情况下,如何能确实完成完整调查?而南部人相对热情、老龄人口占比较大,对陌生人较不排斥,反应热烈。

这样的反差,造成北部、尤其是都会地区,取样困难,南部年龄较长者则取样偏高。二者皆有大盲点,调研结果偏倾,乃是必然。

三、

另外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,就是台湾人口分布密度十分不均,致AC Nielsen在东部地区(注:这区大部分的电台无意愿购买调查报告)、在经济价值、人口数不足,以及调查成本考虑下,取样数低,自然样本参考值不足,因此必须经加权处理、加工后,才足以与西部电台做交叉分析。

这样的处理方式又产生了新的问题:

  1. 人口稀少区域之数字被过度放大。
  2. 谁来决定应加权区域和加权值?
  3. 没被加权加工的区域,相较之下收听率被稀释,自然无法真实呈现。

以上种种,皆显示该调查以偏概全、严重失真。

【取样窄化】

由于媒体数字化发展快速,广播收听渠道从传统的收音机和车上收听,转为透过网络及手机APP收听。这些新载体的出现,令广播从传统媒体跃升为「新媒体」,以HitFm台北之音为例,透过这些新载体,每月有效(收听超过5分钟以上)收听流量已达660万人次,甚至在上月底(2015年4月)单周流量有达250万人次的惊人表现!

台湾持有智能型手机、平板计算机的民众已高达1,432万人,LINE在台湾用户已达1,700万人,透过行动载体、APP收听已是趋势,使用行动上网的族群已经超过台湾总人口数的一半,而阅听调查的方法则反其道而行,仅有20%的网络相关人口样本数。

因此数字汇流令广播的影响力扩大,并有效突破功率、覆盖及作息的限制,面对这样的变化,AC Nielsen可有应对措施?

【面对广播新媒体 AC Nielsen你准备好了吗?】

面对这样的调查数据,广告主能不心惊?媒体业者能不怨怼?媒体经营者面对不公允的评断,经营死生皆掌握在这份问题颇大的调查游戏中。广告主也因过度依赖而做了错误投放选择,效果自然不佳,这样的恶性循环,对大多数兢兢业业的经营者来说,十分不公,对媒体的品牌和运营,势必造成不良影响。

面对数字时代的来临,AC Nielsen应有更科学更有效、具参考价值的调查方式,不认真面对,业者只有被市场淘汰了!

 

 

  中华民国广播事业协会理事长

HitFm台北之音联播网董事长

廖婉池

看更多人物专访